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还保存着一支有相当水平的基础研究队伍,它的总体水平和过去几年的成绩充分说明它是我国稳住和加强基础科学研究队伍的最好形式,是改革的成功。但是,限于国家财力,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毕竟有限,从总体来看我国基础研究不仅与世界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而且,近年来甚至有踏步不前乃至滑坡的情况。因此,拯救中国的基础研究,当务之急是首先拯救和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可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当前也面临着两种危机,首先是生存危机,其次是水平危机。
就中国科学院而言,当前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挂靠在各研究所,而研究所一般机构庞大,人员过多,包括了大量不适合做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以及实际上并没有为科研工作服务的管理人员。这样下去,即使是最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面临在三五年内被研究所拖死的境地。
国际上一个比较好的实验室,固定人员的年人均论文数大约是2篇,而我们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情况与国际水平相比还相差甚远。在只能用有限的投资但又必须稳住基础研究一头的形势下,最重要的是要大量精简队伍,在现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组织和集中最优秀的科学人才1万人,包括各领域中各个层次上合格的努力工作的科研人员和合格的真正为第一线服务的行政管理人员(不包括研究生),就好像是科学研究的国家队伍。
必须打破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其工作人员的铁饭碗制度,引入和加强竞争机制,逐年淘汰一部分水平较低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让另一些有成果的实验室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列;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员也要逐年评比排队,一方面给不断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以特殊支持(包括自己选择和聘用助手的权利);另一方面对连续几年不出成果的科研人员应退出国家重点实验室,空出位置容纳有创造力的新人。
特邀摄影张新学